新闻动态

从"抢石材"到"抢人才",石材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?

《海西石材》杂志特约记者 | 邓小忠(本文发自厦门)

  石材界有句行话说得好,“世界石材在中国,中国石材在福建,福建石材在厦门”。

  厦门的石材外贸企业超过千家,但经营方式和内容却高度相似,从福建南安水头和石井、广东云浮、山东等地拿货,再转手出口到世界各地,几乎每个石材外贸公司的网站都写着“中国花岗岩,进口花岗岩,中国大理石,进口大理石”等字眼。

  三年不成单,成单吃三年,曾经飞速发展的石材行业在一路高歌猛进中收获了巨大的效益。然而自2012年开始,受环保和各方面因素影响,许多南安水头、漳州长泰的石材加工厂关了门,福建晋江的工厂也因G603封矿而停业。“G603”这个令无数石材企业疯抢的石头,一夜之间消失匿迹,抢石材的时代一去不返。

  按照目前的趋势,作为石材外贸公司,尤其是中小石材外贸公司,在石材资源紧缩的情况下,必须要和石材工厂进行互动才能有下一步的发展。外贸公司有了实体工厂的支撑才有后劲,实体工厂让外贸公司更具竞争力。另外,源于石材外贸的特殊性,经营多年的老石材品种价格不断下滑,开发新品种,不仅是市场的需求,也是发展的要求。

 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,福建南安光辉石材有限公司,其引进的“紫玉红”新石材品种,在家装的背景墙和门框加工定做上都深受欢迎。其公司考虑和工厂合作,将产品标准化,以专卖店的模式来推广紫玉红。而地处福建南安市石井古山的希恩石业有限公司,其传统石材品种砂锯大板G603、G664、G654、G682和新品沙漠金钻、金秋麻,主要依靠外贸公司进行推广,利用外贸公司的支持下单。

  对于工厂而言,虽然很多国外的买家或者客商倾向于选择直接找工厂,但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外贸,大多数工厂并不愿意直接和客户接触,因此这中间的工作只能交由外贸公司来完成,石材外贸公司和工厂之间就此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,保持互动是必然。

  那是不是可以说,现在的石材企业已经从抢石材变成了抢工厂呢?不。我们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。在信息时代,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、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能力。而在概念时代,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创造型思维、共情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,更加重视的是“高概念”和“高感性”能力。当下的石材行业,设计师才是真正的“抢手货”,是企业保持创新和个性的根本动力。

  在近期举办的“香港创意营商日”厦门交流对接会上,笔者受邀,代表日本方面参加了交流会,和香港设计师达成合作意向。香港现在设计有限公司「NowHere·Design Ltd」创办人刘志海认为,“企业要了解市场需要,透过创意设计增加产品独特性,令产品从同类产品中突围,增加竞争力。”香港设计师的加盟,让原本只有日本SAI设计师团队的厦门希恩别墅设计师队伍更加强大。

  专家分析,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加剧,石材企业已经意识到设计师的重要性。为了能激发设计师的创作,英良集团的五号仓库艺术馆在福州、厦门设置了个性十足的工作室,除了工作,还会进行同行甚至跨行的交流。

  近年来,受国际大环境影响,传统石材出口遭遇瓶颈。当石材外贸进入微利时代,石材企业开始聚焦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,在创意上下功夫,增强综合消费体验,提高利润率。而这些创意就来源于设计师,是创意提升了石材的身价。有专家预言,石材企业的发展马上就会开始一场抢人大战——专业素质过硬的设计师必将成为座上宾,因为他们将是提高石材附加值、打造石材业的创意品牌的主角。当冰冷的石头与文化创意碰撞,迸发出的耀眼光芒将充满无限可能。 


To Top